全球外贸,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今年却面临着市场低迷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我国外贸在此背景下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引发了市场的不安。数据表明,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4%,其中出口增长1.5%,保持着相对的稳定。然而,到了7月份,出口却下滑了9.2%。
然而,近期外贸展会、跨境电商活动以及外贸企业的观察揭示了外贸领域的差异化。一方面,那些拥有技术实力和创新产品的企业,规模和利润逆势攀升,业务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缺乏创新技术或产品特色的企业则在市场低谷中遭遇订单大幅减少。
从众多分析人士的观点中得出结论,当前我国外贸的困境主要受制于全球经济减速。尽管形势困难,我国产业体系完整,供给充足,外贸韧性显著。众多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正在通过创新赋能我国外贸,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需求疲软的海外市场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亚马逊卖家,今年订单大幅减少。全球消费不振,海外消费者购买力受限,我们的产品是机械键盘,只有坏了才会更换。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压力巨大,利润更是少得可怜。”在近期深圳举办的跨境电商展会上,一家键盘制造企业代表坦言,今年上半年外贸行业遭遇巨大挑战。
实际上,不仅同行间价格压力重重,一些跨境电商平台的卖家也在努力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低价产品”。一位深圳Shopee(虾皮)卖家表示:“全球经济低迷,人们更加谨慎消费。我们主要在东南亚市场,该市场对产品价格极其敏感。我们在展会上寻找创新、高质量且性价比超高的产品,否则很难在东南亚市场取得销售。”
一家专注于创意星空灯的制造商感叹道:“我们的产品起步价在90到100元,稍微好一点的产品价格要200多元。全球经济形势不佳,无论是亚马逊还是Shopee的卖家,都很少购买高价产品。虽然100元的成本似乎不多,但加上运输成本、广告费等,平台销售价格至少要翻倍,即使是欧美客户也不愿意为了‘好看好玩’支付更多。”
关于2023年外贸出口形势,深圳市进出口商会执行副会长林文胜认为,以华南市场为例,电子消费品出口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全球消费低迷,需求下降。尤其是机电产品在华南市场上的下降幅度较大。然而,得益于汽车、光伏、锂电等领域的热销,华南地区整体数据保持平稳。
林文胜还指出,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因此各大品牌供应链被迫转移至越南、印度等国家。尽管这种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也对整个供应链造成了影响。他解释道:“大型制造商引领了一些供应商,这意味着为这些品牌提供支持的企业也要去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考察,这导致供应链体系整体下降约20%。”
创新在寒冬中崛起
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外贸的下滑并非孤例,韩国、越南等国同样受到影响。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统计,2023年7月,韩国货物出口额同比下降16.5%,连续10个月呈负增长;越南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越南货物出口同比下降12%。
在目前形势下,尽管大多数外贸企业面临压力,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但一些龙头企业依然具备良好的增长前景。比如,比亚迪公司预测,今年上半年的归属股东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92.05%~225.43%。
林文胜表示,龙头企业的增长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从而降低成本,让企业更好地走向全球。他认为,现在正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良机,龙头企业可以推动整个产业链国际化。他说:“现在世界各地都在关注碳中和,例如欧洲即将实现碳达峰。这些地方需要新能源设备,这为我们提供了机会。”
对于中小企业,林文胜提出两点建议。首先,他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寻找订单。其次,他建议企业进行转型,朝品牌化方向发展。他强调,要进行技术创新,探索新的业务模式,积极尝试互联网、新零售、跨境电商、直播等元素。他表示,只要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和技术支持,就会有机会。
外贸的韧性
“尽管当前外贸形势艰难,但我们坚信,在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和全方位支持下,‘中国制造’仍然是性价比最高、品质最好的产品。海外市场离不开中国制造。目前,我们90%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海外客户对我们的产品仍然充满信心,订单也在持续增长,”前述拟上市公司董事长表示,对于所谓的“脱钩”论观点并不认同。
事实上,尽管外贸企业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更大风险,但一些龙头企业依然充满希望。他们的增长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积极影响。外贸在充满变数的时代,展现出了自身的韧性和创新力,通过技术和创新,不仅战胜了困难,还开创了更加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