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航运巨头马士基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到130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同期217亿美元的营收,出现了显著的下滑。业绩的大幅下降可以预见,这是航运企业在运力调整后的常态表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航运运力回归正常状态。由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消费需求疲软,集装箱贸易在下半年至明年可能面临恢复的挑战。
分析认为,航运企业经营业绩的急剧下降并非反映了公司健康状况恶化,而是航运运力的常态化回归。在过去几年中,全球消费品需求因COVID-19等因素激增,一些主要市场的本地生产能力受限,进口需求大幅上升。然而,船舶和集装箱供应受限,一度出现集装箱供不应求的局面,航运运价飙升,马士基和其他航运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实现了创纪录的利润。
随着疫情的减退,企业开始消化库存,物流需求急速下降,全球航运运价大幅下滑,航运公司的经营绩效也随之下降。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表示,马士基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了迅速反应,通过加强成本控制、与客户签订多种合约等方式,稳定经营绩效。同时,公司将持续推动业务转型,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增强供应链韧性,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
然而,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航运业正面临新的挑战。市场需求低迷开始取代疫情,成为影响航运业的另一个显著因素。数据显示,二季度集装箱运费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51%,但运输量并未因价格下降而上升,反而下降了6.1%。这主要是由于北美和欧洲市场的消费需求不振,导致海运业务需求持续下滑。
马士基在财报展望中对下半年行业表现也并不乐观。公司调低了对全球集装箱贸易的预期,预计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将下降1%至4%。此前,公司预计这一数据将在-2.5%至+0.5%之间。马士基认为,要实现航运市场的正增长,可能要等到2024年。
这一判断与一些国际机构的分析预测不谋而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在研判2023年下半年全球贸易时,都认为全球贸易增速将会受到挑战,市场需求放缓、通胀、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负面因素带来的影响可能超过正面因素。